ky體育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服裝回首百年,在中國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徹底改變了衣不蔽體的現象,并完成了從穿得暖到穿得好乃至穿得美的跨越。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服裝業已經居于全球產量和出口量第一。進入21世紀,互聯網為中國的衣著時尚和產業發展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快速的信息傳播和物流配送,使得服飾在城鄉間的落差極大縮小乃至消失;服裝商品的極大豐富,使得行業迅速進入全新的比價時代,互聯網服裝品牌在全民網購的熱潮下應運而生,并成為全球領先的細分領域。從最初淘寶的出現,到網購平臺的崛起與匯集,再到網絡直播以及線上線下全渠道服裝整合營銷,服裝產業經歷了顛覆性的重構,民眾的衣著流行、消費思維與方式也隨之產生巨大變化。尤其是經歷的2020年的疫情,數字經濟和數字化消費已經逐漸成為服飾流行和時尚產業發展的新常態。
當下中國的時尚愛好者,都會有個叫淘寶的APP。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在互聯網的浪潮下,中國的服裝企業開始逐漸設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的網站,只是宣傳功能遠遠大于銷售功能。2003年5月10日,有一家叫“淘寶”的網站誕生,盡管最早它只是一個類似美國eBay的網上集市,但是在經濟快速發展、民眾購物需求極其旺盛的時代,淘寶在淘寶旺旺和支付寶的支持下,在2006年就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購物網站,很多網民在工作之余不再以逛街為基本行為,而是在淘寶上看圖淘貨。相關數據顯示,當年中國網民突破1億,每天有約900萬人在淘寶上“逛街”。淘寶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互聯網工具,進化為很多社會群體日常生活的一個基本性要素。網上銷售的服裝,以低價為賣點,產品圖片為導向,不僅使得中國的服裝營銷從此進入比價時代,也深刻影響了中國服裝消費者的審美觀、產品觀和消費觀。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引發了服飾領域的許多新的概念和內容,具有中國特色的“淘品牌”,便是我國網購導入期的一個重要產物。它最先出現于服裝領域,是成立于2008年的淘寶商城推出的基于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全新的品牌概念,也是“淘寶商城和消費者共同推薦的網絡原創品牌”。早期我們熟知的服裝類淘品牌有GXGky體育、韓都衣舍、歐莎、裂帛、七格格、歌瑞爾等。這些品牌的設計風格與細節中,蘊含著彼時年輕人所向往的個性元素,因此上線后得到了消費者的積極反響。例如GXG男裝,于2010年8月正式入駐淘寶商城,開業一個月內店鋪日銷售額較開業時上升7倍。GXG以消費群體的價值需求為導向,制定了全面的電子商務戰略。在服裝風格上,融入了法式設計,將崇尚自由、隨意的休閑風格傳遞給消費者。
在淘寶盛行的時代,很多服裝廠商看中的是和傳統的線下開店相比相對低廉的創業成本和流通成本,以高性價比、高上新率來吸引客戶,諸多“原創設計”在此得到充分的體現,服裝行業的產能和“設計賦能”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和壯大,并逐漸形成“流量”概念,并進行了基于互聯網整合營銷的服裝品牌理念構建和實踐探索。同時,淘寶時代,極大豐富了民眾的衣著生活,人們可以通過網絡讀取更多的流行資訊,在淘寶等平臺上找到很多符合自己的理想形象和衣著趣味的價格更低的服裝,尤其是位于小城鎮和農村的民眾,也能通過淘寶等找到和城市同步的衣著式樣。當然,任何新潮流的出現都難免泥沙俱下,比如低價帶來的品質認知,國際品牌的仿冒等等。
如果說最早的淘寶類似自由市場,天貓類似Shopping mall,京東類似大賣場,那么唯品會就類似Outlets,拼多多類似超級折扣店加團購,在2010年代中期開始ky體育,加上各種行業垂直銷售平臺,中國的互聯網銷售進入了群雄紛爭的時代。很多原本以線下銷售為主的服裝品牌也紛紛觸網,國際品牌不斷加入,淘品牌所獲的支持力度不斷被減弱,不斷轉型升級。在大浪淘沙之中,大電商平臺強者更強,小電商平臺注重個性,形成了獨特且清晰的平臺定位。
2012年1月,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疤熵垺逼脚_涵蓋了手機ky體育、家電、樂器、服飾、汽車、家居、美妝及快消等主營品類,品種極為豐富,極大意義上滿足了消費者們對于便捷購物的需求。其中服裝品類下,按單品或服裝風格還分為了不同的類型,服裝風格也隨著品牌類型的增多而豐富,消費者可以有更加多樣化和人性化的選擇。
如果要問現在的年輕民眾什么時候買衣服最合適,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肯定是“雙11”。早在2009年,淘寶便提出“雙11網購狂歡節”的概念,以節日的形式吸引流量,提高平臺銷售額,由此拉開造節促銷的序幕。第一屆 “雙11”以“全場五折包郵”為賣點。人們的購物車中滿載著當年的服飾潮流,盡管只有27個品牌參與,但這些品牌與消費者們共同創造了5200萬元的總成交額,開創了新的消費歷史。隨后還衍生出“雙12”、“618購物節”等活動,“購物節”的營銷模式被各大電商平臺爭相效仿,并推出了不同程度的折扣方案。推動了全民網絡消費,讓消費者的衣著生活更豐富。
天貓早期最大的對手就是京東。盡管京東不是以服飾起家,但是目前時尚類產品已經成為其重要的支撐,京東時尚在服飾品牌的選擇上主要是通過引進品牌、與設計師合作這兩種方式。在吸引大批知名品牌入駐的同時,2017年平臺牽手知名設計師林能平攜其自創品牌3.1Phillip Lim亮相紐約時裝周。京東時尚還曾推出“JD Fashion Space”全景快閃店,并與G-STAR RAW跨界,推出聯名環保牛仔褲,采用可持續發展的水洗工藝和環保再生面料,傳遞出獨特的環保理念及美學價值。從單純吸引品牌入駐,銷售成衣,到影響產品端,和國際知名設計師品牌在時裝周進行新品發布秀合作,再到跨界推出時尚產品,一方面京東幫助服裝品牌積聚了影響力,引領了全新的穿衣理念,而另一方面京東時尚逐步摸索到了合適的平臺定位,專注服務于中高端消費水平的群體。
相較之下,唯品會更專注于引進不同層次的線下品牌,以低于線下門店價格為亮點,銷售的風格則包括運動風格、休閑風格、設計師款、禮服等等,豐富了人們日常生活的穿著。拼多多則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商業邏輯,以更低的價格吸引民眾點擊支付按鈕。
眾多電商平臺的涌現,無疑為消費者提供多樣的款式、便捷的消費體驗。中國服裝的互聯網營銷成為全球服裝界的領軍者,中國民眾的服飾流行更加社群化、個性化。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的人們的生活和衣著,也使得“網絡直播”成為2020年的流行現象。這種新興的互動型交易方式,讓中國的服裝業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數字經濟的魅力。直播帶貨中的“選品”環節最為關鍵,以優質的服裝產品為依托,彰顯中國服裝品牌的力量。直播過程中,消費者通過主播對產品的描述以及真人的展示,更加直接地了解到產品的特點與屬性。利用彈幕形式,實時了解顧客心理,解決顧客疑問,把品牌和客戶的需要和情感聯系起來,以實現消費者的情感消費。當直播形式越來越被大眾接受與認可時,不僅為主播帶來了流量,為品牌做到宣傳與引流的效果,更使得服裝產業的變現上也形成較穩定的現金流并降低了成本,為服裝品牌增添了顧客群體的黏性。
2020年的疫情,造成服裝品牌線下門店銷量銳減,互聯網更是成為了中國服裝行業復興的重要渠道。隨著疫情后的恢復,行業生態加速了“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的模式推進,品牌的市場生態空間也從單維度演變成了度。線下門店銷售能夠提供給顧客最直接的著裝體驗,將服裝特有的審美主體與客體合二為一,而線上銷售則主要以視覺形式向消費者進行服裝的展示,呈現出一種鏡像式的視覺效果。兩者互相結合,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物體驗,滿足消費者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方式購買的需求。尤其是來自海外的奢侈品牌將中國作為銷售的主要市場,因此也積極打通國內“全渠道”的銷售模式,適應本土的消費市場與消費習慣?;ヂ摼W技術給商家拓展了除實體商圈之外的線上虛擬商圈,讓服裝商品、服務可以跨地域延伸、甚至開拓國際市場。
與此同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加持讓服裝行業如虎添翼。服裝產業更加現代化、智能化。借助先進的技術工具,消費者在互聯網平臺上得到更多符合消費慣性的服裝品牌和產品推薦,使得內在的時尚得到更好的實現。在全渠道模式下,“線上+線下”為消費者提供了一體化無縫式體驗,增加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
無論是網購形式推廣初期的淘寶時代,或是電商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大型平臺的匯集,再到直播時代下“線上+線下”的全渠道模式,都是改革開放后我國服裝產業對于新思路、新發展的探索表現?;诨ヂ摼W消費的服裝產業形態,已然成為中國服裝消費與產業發展的一大特色。在服裝產品的極大豐富和消費極大便利的情境之下,中國民眾正在通過不同風格、不同品牌的服飾,塑造自己的衣著個性,彰顯自己的時尚美學,塑造屬于新時代的美好生活。